德术双馨宁静致远的医者学人——血液病专家、博士生导师、主任医师王兆钺教授从医执教学术生涯纪事(下)
患者至上 忘我工作
古往今来,成大医者,必兼备高超的医术和博大的爱心。王兆钺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妙手仁心、患者至上、大爱无疆的大医者。
耄耋之年的他,情系患者,常怀仁心,工作在门诊第一线,100元的特诊,坚持不去坐诊,感到那个挂号费太贵,增加患者的负担。每周三全天35元的专家门诊,他经常从早上8点,一直忙到下午5点多,一看就是几十位病人。
王兆钺教授说:
王兆钺教授与陆道培院士在血栓室进行学术交流(2001.2)
别人都嫌我看病慢,没有办法,对一些疑难杂症,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来询问和回答有关问题,仔细为其做检查,开处方,拿出治疗方案。
他的专家门诊,每每爆满,许多病人大老远的来了,经常挂不上号。有的挂不上号,就求助王兆钺教授加号,加不到号,就挂普通号,真正没有号了,就到办公室找他看病,王兆钺教授都一一认真应诊,毫无怨言。
忘我工作的王兆钺教授,自身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脑血管狭窄等基础病;在他眼里,患者的生命,远大于自己的健康;在他心中,永远把患者的安危放在首位。
王兆钺教授的学生,医学博士、血研所副研究员曹丽娟老师,向我讲述:一向性格温和的王兆钺教授,曾经为了患者治病,“两次拍桌子”的往事——
有一个南通的患者,自幼就表现为病因不明的严重出血,从五岁就开始,就一直在我们这里治疗十几年了,现在已经二十几岁,王老师已经救了她好几次命了。经过十几年的探索,我们也找到治疗方案。这个女患者一有出血症状,在当地医院住院时,就马上打电话求助王老师,王老师也即刻电告当地医院的医生,指导他们怎么用药,怎么治疗。
有一次,给我印象特别深刻,患者又犯病了,非常严重,卵巢破裂出血,血色素急剧下降,当地医院无法救治,放弃治疗了。患者辗转苏州100医院,收治在血液科病房(我院血液科的附属病房),病情危重,血色素下降到1克导致休克。患者的母亲来到血研所,从楼梯一路爬上来,跪王老师的办公室门口,哭诉着:“王教授,救救我女儿,现在只能您能救她了!”王老师得知情况后,沉思片刻,猛地一拍桌子说:“这个病人,不手术要死的,我过去看看吧。”王老师到了100医院,因患者有不明原因的出血体质,当时有人提出先做一下血管造影再说,也有人认为手术出血风险很大等等,王老师力排众议,感到时间就是生命,必须马上手术,手术医生担忧地对王老师说:“如果死在手术台上,责任谁来承担。”王老师说:“我来承担!”于是王兆钺教授进入手术室,指导出凝血用药,最终缝合了患者的卵巢裂口,保住患者唯一的卵巢(曾因出血切除一侧卵巢),手术获得成功,又一次挽救患者的生命。事后,王老师对参与手术抢救患者的医护人员说:“特事特办,下不为例。”。因为当时患者病情紧急,家属签字同意手术的程序都没有来得及办理,就施行手术,这是不符术前规则的,手术一旦失败,后果不堪设想。
第二次“拍桌子”,是在2021年2月中旬,当时王老师因身体不适,检查发现胰腺指标明显异常,经专家评估需住院手术治疗。第二天,恰逢他周三专家门诊,知晓病情的同事,都纷纷劝慰王老师:“明天的专家门诊就停诊吧,抓紧时间住院治疗。”王老师喃喃地说:“病人都是网上早就挂了号的,有的大老远来的,不能叫病人白跑一趟啊,专家门诊取消不好吧!”众人着急了,纷纷再次上前劝慰他时,“谢谢大家的关心!”王老师说完,突然,用手拍着办公桌,似乎对着自己,又好像对着同仁说:“我的病,我自己清楚的,也许,明天就是我最后一次专家门诊了!”大家闻言,无不为之动容。
王兆钺教授与陆道培院士在血栓室进行学术交流(2001.2)
第二天专家门诊,王兆钺教授正常坐诊,有的患者,发觉他脸色发黄不对劲,关切地问他,他以微笑作答,坚持看完最后一个病人,已经下午5点多了,当他拖着疲惫的脚步,走出诊室回到办公室,准备明天住院治疗。学生们望着身患重病的王老师背影,曾经激励自己前行的导师,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。
王兆钺教授,望之俨然,即之也温,崇学向善,以文教化,以情感人,倾其所学,培育英才,常年教学相长,师生情谊深厚。2021年2月下旬,当他的学生惊悉导师身患重病入院,且手术风险很大,已在上海、杭州、苏州工作的研究生,均在第一时间,赶到医院看望导师,远在各地工作的研究生,一时不能前来的,纷纷发微信以祈祷,并祝福导师手术成功,早日康复,这对术后恢复中王兆钺教授,带来莫大的慰藉。
在同一时间节点,德高望重的王兆钺教授病情,也牵动着领导和同仁的心。在他住院手术期间,苏州大学副校长、校党委常委、院党委书记陈卫昌教授,院党委副书记、院长刘济生教授,全国政协委员、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副所长、血液科主任吴德沛教授等校、院、所领导及同仁,先后到病房探望慰问王兆钺教授,送上真情和关爱,共同祝愿他身体早日康复。
解囊相助 温暖阳光
解囊相助,温暖民工,王兆钺教授的义举小事,至今令人难以忘怀;一滴水里见阳光,折射出他的慈善之心和怜悯之情。
2001年1月底,一位来自江苏如东县民工小张,专程赶到苏大附一院,送上一块画匾,万分感谢血液科王兆钺教授,在春节之前解囊相助,帮助他平平安安地回家过大年。
事情的缘起于1月12日,在浙江省某工地打工的30岁如东民工张诗桂,怀揣一年打工的9000元辛苦钱,高高兴兴地从浙江返回故乡如东过年,但在途经苏州转车之时,9000元钱被小偷窃去,身无分文的张诗桂一时陷入困境。一年的血汗钱顷刻被盗,使他痛不欲生。9000元对小张来说,是一笔不小的数字,现在连回家过年的路费都没有着落,更使他焦急万分。在这走投无路的情况下,小张来到血站去卖血筹措路费,但因卖血钱少,后又听人说苏大附一院血液科可以卖骨髓来钱多。
于是,小张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,来到苏大附一院。在病人选医生告示栏上,看到血液科专家、主任医师、博士生导师王兆钺教授名字。于是,他慕名来到血液科找到王兆钺教授,要求卖骨髓得一笔钱,以便回家过年,当王兆钺教授得知小张9000元钱被窃的事由,十分同情,望着痛苦不堪的小张,王兆钺教授劝慰他,并告诉有关捐献骨髓的医学常识,骨髓可献,不可卖,更何况献骨髓,还得具备组织配型问题,即使对上配型,概率仅为几万分之一。王兆钺教授从身上掏出仅有的400元钱送给小张,并告诉小张,抓紧时间去吃顿饭洗个澡,买张车票回家过个年,与家人团聚。小张接过王教授解囊相助的400元钱,非常感动连声道谢。之后,小张买了张车票,踏上开往如东县的班车回家过年。
二十余年前的400元,如今看来,也许微不足道,但人在困境之际,雪中送炭,传递的却是人性的温度。
两周之后,小张专程到苏州买了画匾,准备登门相谢。当他来到电脑刻字店要求刻写谢辞,贴在画匾上之时,热心好客的店主得知原由,也被王兆钺教授义举所感动,亦免受了小张的电脑刻字费用,对小张说:“这样的好人好事应大力宣扬。”并热情将苏州电视台的电话号码告诉了他。
当苏州电视台的记者获悉后,当即来到苏大附一院进行了现场采访,面对摄像机的镜头,医德高尚、医术精湛、曾多次拒受病人红包的王兆钺教授平静地说:“人都有困难之时,帮人一把,是我做人的基本原则,就像我看病行医一样,救死扶伤治病救人,是我应尽之职,不需要任何回报和感谢,病人康复出院.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和最大的欣慰。”
甘为人梯 奖掖后学
一年之计,莫如树谷;十年之计,莫如树木;终身之计,莫如树人。医学事业是接力事业,只有广育英才,薪火相传,才能推动医学事业拾级而上。
王兆钺教授,作为学科带头人和导师,不仅有足够高的学术视野,而且有宽广的气度和胸怀;他经常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,一切以求真求实为旨归,并期待学生超越自己,只有学生超越自己,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优秀人才,事业的发展才有希望。
王兆钺教授说:
我学成回国以后,经常跟自己的学生讲,搞科研,创新性非常重要。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,要有自己主见。你有什么想法?你要解决什么问题?你认为怎么样?要多问几个为什么?不要老是重复别人的工作,重复别人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呢?科研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,更要学会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。
他结合自己的科研和临床,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自己的学生:
真正的科研,不是简单的重复,科研要有新颖性,更要有探索精神。不论所探讨的问题是大是小,总要有所发现、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,从此明了是怎么一回事,以期造福患者,并对学术研究有切实的贡献。
在承担本科生诊断学教学工作中,王兆钺教授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,而是结合自己临床新发现、新进展的内容授课,既生动实在,又鲜活新颖,深受同学欢迎和赞誉。
正如苏北人民医院副院长、主任医师顾健教授所述:
王老师总是将他遇到的少见和疑难病分享给大家。经他一番分析,恍然这些病并不少见和疑难,而是我们不认识它,他总能从机制和病理生理角度,抓住要领和蛛丝马迹,找出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,看似复杂的病象,经他分析解读,就变得简单,既有诊断,又有方案,且效果甚显。
在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工作中,王兆钺教授为学生成长呕心沥血,寻找课题,设计思路,提供最新医学文献,每篇论文论证推敲,逐字逐句修改,向刊物推荐发表,并向有关单位举荐、安排工作等事宜。
在采访中,他的学生,医学博士、肾内科主任、博士生导师、主任医师卢国元教授对我说:
我的导师王兆钺教授,长期从事血液病学的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,尤其是血栓与止血的疑难杂症方面,诊断治疗往往有独到之处。他为人豁达,淡泊名利,具有“老黄牛”精神,院内外乃至全国各地会诊、讲学,只要有时间,来者不拒。他对我们学生,“严格”中带“温和”,在科研和学术上,在生活和精神上,润物细无声传递着优良学风和科学精神,使我们深受教育和倍感鼓舞,终生难忘,终生受益。患者的安危,永远大于他的健康,他身患多种基础病,仍一心扑在工作上,对前来就诊的患者满腔热忱,对住院病人,尤其是外地病人关爱有加。有时,为了调节一下他的工作生活节奏,我特意开车邀请导师和师母,到太湖边农家乐转转、散散心,吃吃农家菜,让他放松放松;有时,我委婉地劝慰导师,注意身体健康,少抽烟,多休息,不要那么“拼”了。他对我讲:“学习工作就是我的生活,我的生活就是学习工作。”这不仅是导师的生活常态,而且是导师一生从医执教学术生涯的写照。这次胰腺重病开刀初愈,导师仍然在看书学习,关心患者,他割舍不下自己心爱的专业。
王兆钺教授以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胸怀和风范,甘为人梯、奖掖后学,不遗馀力,共培养了硕士与博士研究生20余名,目前都已成为众多医院的业务骨干和科主任。如医学博士江明华,现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检验中心主任、中国医师协会出凝血专家委员会委员;又如医学博士卢国元,现为主任医师、教授、博(硕)士研究生导师、本院肾内科主任;再如医学博士苏雁华,现为主任医师、教授、博(硕)士研究生导师、黑龙江省血液肿瘤研究中心细胞生物室主任、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、《医学参考报血液学频道》编委。
他的学生,血研所曹丽娟副研究员,医学博士毕业留校,一直在导师身边工作,也许是近水楼台先得月,在科研和学术上,她受教最多。在采访中,她告诉我:
当年毕业留校,导师就找我谈话:“小曹啊,你要静下心来,干我们这一行,一定要静下心来,要耐得住寂寞,要坐冷板凳的,很苦的,你要有思想准备。”当科研上遇到困难,导师从来不训斥我们,总是用关爱、尊重、鼓励,引领学生成才。导师总是鼓励我:“谁不遇到困难呀,不着急慢慢来。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,你一生中有一二个做成功了,或有新发现,就不错了。”
三年磨一剑,胜过一年磨十剑,倡导踏实治学,一直是学界的一个共识。
生命不止 医者不息
王兆钺教授至老不懈的刻苦钻研,众所周知。当然,最真切的记忆,首先来自家人。子承父业的王荧、儿媳李慧娟与王兆钺教授,均为苏州医学院(现为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)校友。
在采访中,且看其公子王荧(医学博士、主任医师、副教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、血液科副主任)的叙述:
父亲嗜书如命,潜心学问,敏于思考。每天晚上看书,都要到12点以后才睡觉,我觉得他很辛苦。我之所以选择学医,从中学时代开始,就是受到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,感到治病救人是很崇高的事业。我医学院毕业入职,各科轮转结束后,自认为心脑血管疾病,具有更大挑战性,我本想到心内科工作,后来经过双向选择,阴错阳差来到了血液科,感到也不错,平台也很高,具有挑战性,与父亲成为同事,他也从不过问我工作上的事。从医多年后,我才充分理解,父亲为什么经常晚上看书到深更半夜,因为人们经历疾病时,所遭遇的痛苦和问题太多了,催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医务工作者,思索解除病痛和解决问题之道。也促使我大学本科毕业后,继续完成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的学业。在一般人眼里,只知道我父亲除了看书学习、出门诊看病、搞科研写论文,没有其他兴趣爱好,其实我父亲年轻的时候,会拉二胡,会写生绘画,且都像模像样的,水平都蛮专业的,后来我父亲投考到陈悦书教授门下攻读,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业了,才放弃这些业余爱好,因为太浪费时间了。
在采访中,再看其儿媳李慧娟(主任医师、内分泌科科秘书)的叙述:
我与王荧相识至结婚,才认识了爸爸,他待人很亲和,总是站在对方立场,设身处地思考问题。他生活俭朴,吃穿都不讲究,经常在职工食堂吃饭,这都是为了节约更多时间,用来看书学习和工作。每次回去看望他们,总是看到爸爸手里拿着英文资料在阅读。记得有一年,他因糖尿病足,住进我工作所在的病区,他的床头堆着一大摞文献资料,每次医生去查房,手里总是拿着一本厚厚的专业书在看,也不好好休息,足见爸爸的事业心。这也许是爸爸全部的生活和人生追求。
王兆钺教授进行授课培训(2019.6)
是的,医学的远征,始于人类对于生命的渴望,也终将成就于无数医者学人的付出。生命不止,医者不息。
王兆钺教授术有专攻,业精于勤。现任江苏省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名誉主任委员、血栓与止血学杂志副主编;历任江苏省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主任委员、江苏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、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常务理事、中国病理学会实验血液分会委员、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血栓与止血学专业组委员、中华血液学杂志编委、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委、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委、临床血液学杂志编委、国际输血与血液学杂志编委等职;多次被评为苏州大学、苏大附一院先进科技工作者;2022年1月,荣获陈悦书医学奖·金螳螂苏州血液研究突出贡献奖。
治学严谨 春华秋实
王兆钺教授治学严谨,一丝不苟,其要盖在以下数端:
一是治学基石:解除病痛;二是治学重点:血栓止血;三是治学方法:医研相融;四是治学态度:耐劳求真。
王兆钺教授为学专精,耕耘不辍,已刊行的专著、论文及承担科研项目有:
主编《血栓与出血及治疗》《现代血液病诊断治疗学》,副主编《血液学——现代理论与临床实践》《临床血栓病学》,参编医学专著18部,撰写综述117篇,发表论文151篇,其中核心期刊106篇、SCI 45篇;承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、江苏省国防工办、江苏省卫生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。
王兆钺教授潜心学问,寂寞勤苦,其获奖成果主要有:
《研制血栓烷B2与前列腺素F1α放射免疫检测试剂盒及酶朕免疫检测试剂盒》,在全国各医疗与科研单位广泛使用,有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;2001年荣获核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。
《异构前列腺素与11-去氢-血栓烷B2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》,2001年荣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。
《几种罕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》,2007年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、苏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。
《出血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》,2008年荣获江苏省医学奖一等奖。
作为《骨科围术期血液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》主要研究人员,通过调节膝髋关节置换手术期间纤溶功能,减少手术出血量,并同时预防出血,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;2017 年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。
作为《血液系统疾病出凝血治疗新策略的建立与推广应用》主要研究人员,提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调节治疗的新方法,并被纳入美国血液学治疗方案;201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。
作为《血小板调控机制及其相关血栓与出血疾病诊断治疗应用研究》主要研究人员,2020年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。
王兆钺教授心无旁骛,纵深掘进,临床主要贡献有:
长期从事门诊与病房工作,并承担院内与全国各地血栓与止血疑难与危重病例的会诊任务,结合新的技术与方法,开展了罕见出血与血栓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断与治疗的研究,取得了新的发现,挽救了特殊患者的生命。
2004年,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血小板GP Ib/IX是通过跨膜区连接形成复合物,阐明了GP Ib/IX复合体形成的机理以及在BSS发病中的意义。
2006年,在国内首次报道了植物固醇血症,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甾醇储存障碍(全世界仅有百例报告)。通过20例植物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,控制饮食并给予消胆胺与依折麦布治疗后,本病可以完全控制。
2009年,开展慢性顽固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免疫调节治疗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(ITP)是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,通过诱导或恢复自身耐受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。
2011年,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血汗症(Hematidrosis)的发病机制并成功治愈(全世界仅有百例)。相继对7例血汗症患者,运用β-受体阻滞药(普萘洛尔)治疗,取得了极好的疗效,已成为国际上血汗症治疗的标准方法,大多数患者都得到好转或治愈;对个别间或有意识障碍患者,加用抗癫痫药物(左乙拉西坦)也获得治愈。
2016年,开展全反式维甲酸(ATRA)除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分化治疗外,尚可抑制Th1细胞而直接促进Th2细胞的分化,促进CD4+CD25+Treg细胞的分化,协助恢复正常的免疫功能。该研究成果推广至国内10余家三级甲等医院;并且列入美国ITP治疗指南。
在五十七年从医执教学术生涯中,淡泊宁静、低调感恩的王兆钺教授不负韶华,一步一个脚印,叩开了通往医学殿堂的大门;以坚忍不拔的精神,问鼎血液病学的疑难杂症,开启了造福病家的成功之路;如今,耄耋之年的他,仍旧在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征程上前行探索……
王兆钺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,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前留影(2019.12)
为校核专访文稿中相关数据和专业术语等事宜,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,我再次来到乌鹊桥路苏医三区的王兆钺教授寓所。
当校核之事完毕,我起身与王兆钺教授话别,并真诚的祈愿他:新冠疫情期间,加强自我防护,健康快乐每一天。
王兆钺教授说:“我患病已整整一年了,‘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’,脑海里有了诸多的人生感悟。患病之后,受到无数人的关心,内心也充满了感恩,总希望自己如果能恢复健康,能再有机会和同仁继续学习与工作,如果假以时日,我一定会尽力做得更好,来报答大家对我的厚爱与关心。现在医疗、教学、科研的工作条件与环境日新月异,与我们那个年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,希望年青人珍惜这种机会,努力拼搏,敢于创新,为医学的发展与人民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。”
人间最美四月天,不负春光和时行。聆听肺腑之言,期望后学寄语,心灵备受启迪;祈望疫情消散,人间无恙;祝福王老吉祥如意,心情愉悦,身体安康。
——作者手记
more